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乌海KTV招聘网 > 乌海热点资讯 > 乌海学习/知识 >  到三更古代更点制中指半夜子时即二十三时至一时宋代所用夜间计时

到三更古代更点制中指半夜子时即二十三时至一时宋代所用夜间计时

2022-10-09 12:16:09 发布 浏览 629 次

到三更:古代更点制中,指半夜子时,即二十三时至一时。宋代所用夜间计时制度主要是更点制,它是将夜间时刻分为相等的五段,每段依次称为一更、二更、二更、四更、五更,每更又划分为五点。由于在一年中夜长是变化的,更、点的长度也就相应的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夏季短,冬季长。

有奏严:击戒严鼓。古人称戒夜为“严”,转指戒夜的更鼓。宋代皇帝銮驾出宫,如庙、南郊,于斋宿之辰,皆行夜警晨严之制。北宋初年,皇帝郊祀夜间更巡制度尚不完善。太祖建隆四年(963)十一月将行南郊大礼,卤簿使张昭上《请行夜警晨严之制奏》,以为“奏严之设,本缘警备,事理与作乐全殊。况斋宿之夜,千乘万骑,宿于仪仗之中,苟无鼓漏之徼巡,何警众多之耳目”。最终,张昭的奏议得以施行。

⑨拂子: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也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

又在宣德门外设置警场,担任警戒的禁军称为“武严兵士”。警场中设置画鼓两百面,号角的数目与之相应。那些号角都用彩帛做成像小旗尾一样的装饰物,系在上面。兵士都戴着小帽,裹着黄色刺绣抹额,身穿黄色刺绣宽衫,内穿青色窄衬衫。日晡时分、三更时分,分别击戒严鼓。每次击鼓之前,先鸣号角;号角鸣罢,一个军校手执一根长而柔软的藤条,上面系着朱红色拂子,擂鼓者看着拂子,随着拂子或高或低的舞动,用鼓声的高低来应和拂子的指挥。

驾行仪卫

“仪卫”是仪仗与卫士的统称。关于“仪卫”的设置目的,《宋史·仪卫志》开宗明义:“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远危疑也。”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因而安居则有卫兵环绕保护,出行则要备足仪仗器物。总而言之,由旗帜、障扇等构成的仪仗属于“文”,主要目的是明确礼仪制度,展示与身份、地位相应的威仪;由不同军种组成的卫队属于“武”,主要目的是严防闲杂人等靠近,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危险。

皇帝出行目的不同,所用卤簿等级不同。宋代皇帝所用卤簿有四等:“一曰大驾,郊祀、大飨用之;二曰法驾,方泽、明堂、宗庙、籍田用之;三曰小驾,朝陵、封祀、奏谢用之;四曰黄麾仗,亲征、省方还京用之。”南郊大礼要用大驾,是最高等级的卤簿,规模庞大、器具华美。现存北宋《大驾卤簿图卷》,研究认为是在宋仁宗时期宋绶《图记》基础上完成的,图中绘有官兵5481人、车辇61乘、马2873匹、牛36头、象6只、乐器1701件、兵杖1548件,而且此图并非如实呈现大驾卤簿全景,而是省略了很多重复的部分。据《宋史·仪卫志》等文献,北宋开国之初,大驾卤簿仅马步仪仗就有11222人,徽宗登基后,建中靖国元年(1101)首次亲郊,太常寺报告南郊仪仗所用人兵已经多达21575人。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