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记述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间这段历史的一部史学名著,它记述的主要是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称《三国志》。《三国志》历来备受推崇,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而前四史被公认为是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四部史书。《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刘宋人,成书时间晚于《三国志》一百多年,《三国志》实际是二十四史中紧承《史记》、《汉书》的第三部史著。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字承祚,蜀汉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生于蜀汉建兴十一年(233),卒于西晋元康七年(297),年六十五岁。陈寿从小好学,“聪慧敏识,属文富艳”,曾从蜀汉的著名史学家谯周学习,研读《尚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尤精于《史记》、《汉书》,这为他后来撰写《三国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蜀汉被灭后,陈寿以亡国之臣的身份入魏。他历仕蜀汉、曹魏、西晋三朝,曾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一生仕途坎坷,官位不显,所以《华阳国志·陈寿传》说:“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陈寿的著述很多,撰有《益部耆旧传》十篇、《古国志》五十篇,又编纂《诸葛亮集》、《魏名臣奏事》、《汉名臣奏事》等书。吴平之后,陈寿始“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卷,号《三国志》”。《三国志》写成后,曾在士大夫间流传,立刻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人夏侯湛正在修《魏书》,见到陈寿的《三国志》,便将自己的书毁掉,不再继续撰写。朝廷重臣张华非常欣赏陈寿,认为他的史才要超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汉书》的作者班固,准备将修《晋书》的事情托付给他。陈寿去世后,尚书郎范等人上书说:“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词多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如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纳。”于是晋惠帝下诏,令河南尹、洛阳令到陈寿家抄录《三国志》。《三国志》得到官方的认可,正式流传。
《三国志》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三国志》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在陈寿之前,司马迁的《史记》贯穿古今,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班固的《汉书》,则是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为同时并立的三国修史,是陈寿面对的新问题,于是他另辟蹊径,分作《魏书》、《蜀书》、《吴书》为三国各自修史,然后合为一书,总其名为《三国志》,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充分显示了陈寿的史才,同时也使《三国志》成为二十四史中别具一格的史书。
陈寿修《三国志》,眼光未局限于三国,而是上接汉末,为群雄董卓、袁绍、袁术、吕布等人立传。这是很有见地的做法,因为讲三国的历史离不开汉末的历史,离不开当时的这些风云人物,如果缺了汉末群雄在历史大舞台上的表演,轰轰烈烈的三国历史将会大为减色。陈寿虽分别为魏、蜀、吴三国修史,但以《魏书》为主,即所谓以魏为正统。魏的君主依帝王例立本纪,蜀、吴的君主则降低一格,分别立传。另外,在遣词用字、人物的称谓上也体现出这种区别,如称魏君主为帝,蜀君主称先主、后主,吴则称吴主或径称其名等。以魏为正统,是陈寿颇受非议的地方,但这却是陈寿的无奈之举。陈寿修《三国志》是在吴平之后,大体上是当代人修当代史。西晋统治者司马氏是取代魏登上帝位的,只有承认魏的正统地位,才可以证明取代者司马氏的正统。而实际上从修史体例来说,他是将蜀、吴二国当做与魏并列的王朝来处理的,蜀、吴二国君主的传记,都是以本纪的规格来写,即以编年为序来记述传主的言行事迹,并以此为纲来记述一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重大事件。其实这正说明了陈寿的苦心,由此说来,人们对他的这种非议是不足一驳的。
在《三国志》的撰写上,陈寿取材谨严,剪裁得当,坚持以求实的态度修史。陈寿修《三国志》,可供他选用参考的资料,有魏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韦昭的《吴书》等,还有他自己掌握的蜀国资料。他在史料的选用取舍上非常用心,皆再三审慎斟酌后才予采用。清代学者赵翼在批评陈寿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也”,并列举大量例证说明他在资料使用上的剪裁得当。
《三国志》叙事生动简洁,语言洗练干净,评论中肯得当,毫无繁冗之词。也有学者认为《三国志》质朴有余,文采不足。当然,如果与《史记》那样的极品相比,《三国志》整体上的文采确是略逊一筹,然而在具体章节上,却不乏精彩的描写。比如赤壁之战,陈寿将相关史料分别放在《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蜀书·诸葛亮传》、《吴书·吴主传》、《吴书·周瑜传》、《吴书·鲁肃传》等几个纪传中,通过各有侧重的描写,把赤壁之战渲染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吴蜀双方、各自的君臣之间的对话,非常传神。所以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对于这段历史,基本采用了《三国志》的记述,有些地方如《蜀书·诸葛亮传》所载诸葛亮与孙权的对话,几乎全文照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陈寿文字功夫的精到。又他在纪传后面的评论,不仅颇具文采,而且大都贴切公允,寓意深刻,堪称点睛之笔。比如我们看了陈寿对曹操精彩的评论,就会发现后人对曹操所谓的翻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陈寿对曹操早已作了非常恰当的评价。
《三国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